坚守:“指数基金之父”博格的长赢之道
坚守:“指数基金之父”博格的长赢之道
(美)约翰·博格
投资是一门你投入越少,获得的收益越高的生意。
2018 年年中,先锋 500 指数基金当初的承诺都已经兑现。更有意义的是,不是因为其规模的显著增长,也不是因为它促进了整个指数基金的壮大并重塑了整个共同基金行业,而是因为它将投资者而非基金经理置于驾驶员的位置。
只有长期投资才是成功者的游戏,短期投资则是失败者的游戏。
靠刀剑生活的人,必死在刀剑之下。
创始人精神包括三个主要特征:叛逆者的使命,主人公的心态,以及对前线的痴迷。
我再说一遍,忠诚必须是双向的。任何公司都应该奖励那些对公司忠诚且在一线努力工作的员工。是的,用钱讲话。它传达了我想传达给员工的信息,我们始终在一起。
成立威灵顿基金最初有三个目标:获得本金安全、追求合理的当期收入、不承担无谓的风险。
策略+执行-成本=收益
我经常这样说:长期复利收益往往被长期成本的复利作用侵蚀。因此低成本是关键。
不管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会发现投资股票的最好方式是持有收费低廉的指数基金。坚持持有指数基金的投资者,在扣除了费用和各种开支后,获得的收益一定会超越大部分投资经理的主动投资组合。
当时设计成长和价值指数基金的初衷,是希望投资者长期持有,我多次告诫投资者不要去做无谓的择时交易。
但投资者没有听从我的建议。很多成长和价值指数基金的投资者对短线交易乐此不疲,他们相信自己天赋异禀,有本事知道哪类因子收益更高,知道哪类因子能涨多久。投资者将成长和价值指数基金用于择时交易,是我始料未及的。
股票交易成本很高,频繁交易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一场输家游戏。
坚持以下七条原则也许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做出错误的决定:
(1)具备良好的判断力;
(2)认真研究基金的持仓;
(3)认识到基金的生命周期往往长过基金管理人;
(4)认识到好的营销策略往往不能带来好的投资结果;
(5)基金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
(6)“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7)基金业绩的相对可预期至关重要。清醒地认识过去能帮助我们在未来避免犯相似的错误。
指数基金的投资理念基于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即大部分的主动基金经理无法战胜市场。
在此之前,我在本书第 1 章曾提到美联储前主席科恩在 1966 年的一段话,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基金行业存在的问题,我在这里再次引用: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实这些基金仅为基金管理公司与基金销售机构赚了大钱。
亚当·斯密曾说过:“消费是一切生产的唯一目的。”(同样,投资者的利益是共同基金的唯一目的。)我相信这一天终会来临。
我所谓的共同基金,指的是大型、分散化的投资组合,往往持有同一行业中多个公司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