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与尊严:转型期中国的阶层、性别与亲密关系
欲望与尊严:转型期中国的阶层、性别与亲密关系
肖索未
男性气质的阶层差异与市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紧密相关。一方面,随着市场改革,商人阶层拥有了较强的经济能力,并试图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这些社会地位的诉求在男性欲望显性化和女性身体商品化的性别话语的支持下,构成其男性气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即通过拥有漂亮女人来彰显身份、权力和优势。另一方面,工薪阶层男性则在市场化的过程中逐渐边缘化,这个群体的男性气质的建构更多围绕他们的家庭角色,通过女伴对其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和一家之主的身份的确认,生产出男人的尊严和价值感。
消费往往是一种寻求竞争性身份地位的行为,比如凡勃伦(Thorstein B.Veblen)在关于“炫耀性消费”的经典阐述中谈到,人们消费特定的物品是为了显示出“高人一等”的地位,从而获得他人的艳羡或重视。
消费不仅是一种“区隔人群”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建立人际纽带的途径。人们往往通过为他人购买和赠送商品来表达关心和爱意,从而建立和维系社会关系(Zelizer,2007)。在消费主义日益兴盛的当今社会,情感的表达已经越来越被市场所主导,形成某种高度依赖于商品的“爱的物质文化”。
消费日益成为在社会群体中确立成员身份、获得认可和归属的重要方式。很多时候,人们购买特定的物品或服务,与其说是为了获得令人艳羡的优越感,不如说更多为了获得他人的承认和尊重,以享有社会交往的平等机会。
费孝通指出,婚姻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其目的是完成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父母子构成的家庭,“夫妇不只是男女间的两性关系,而且还是共同向儿女负责的合作关系。在这个婚姻的契约中同时缔结了两种相联的社会关系——夫妇和亲子”。
费孝通写道:“若没有孩子联系成三角,则被联的男女,并没有完全达到夫妇关系,社会对他们时常另眼相看,这是一种过渡性的身份。孩子的出世才完成了正常的夫妇关系,稳定和充实了他们全面合作的生活。”
社会学家 Arlie Hochschild 对美国双职工家庭的经典研究发现,夫妻对于婚姻角色存在三种不同的性别观念:传统型、平等型和过渡型。传统型认同丈夫作为一家之主、挣钱养家,而妻子的身份则围绕她在家庭中的角色(即便她事实上外出工作);平等型主张夫妻双方齐头并进、权力均分;过渡型则是指处于传统型和平等型中间的状态,比如一个过渡型的丈夫会完全支持妻子在外工作,但同时期待她在家务事上也能挑起大梁(Hochschild,1989)。